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培訓會問卷調查
尊敬的新生家長:
您好!為更好地幫助您和孩子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與生活,我們特設計此問卷,了解您的需求與困惑。感謝您的配合!
1. 您的孩子2025年9月將就讀于安三小哪個校區(qū)?
本部校區(qū)(永紅路)
靈溪校區(qū)
云錦校區(qū)
2. 您是孩子的
?
父母
其他
3. 您的學歷是?
碩士研究生及以上
本科
大專
高中
初中及以下
4. 您家庭養(yǎng)育孩子的情況是?
獨生子女家庭
二胎家庭
三胎及多子女家庭
5. 您是否和孩子聊過“小學與幼兒園的區(qū)別”(如上課時間更長、需要遵守課堂規(guī)則等)?
詳細聊過,孩子能說出3個以上區(qū)別
簡單提過,孩子不太清楚
沒聊過
6. 孩子對“上小學”的態(tài)度更接近以下哪種?
非常期待,經常主動說想上小學
有點期待,但偶爾會問“小學會不會很難”
緊張或害怕(如擔心沒有朋友、老師嚴格)
無所謂,沒特別想法
7. 幼兒升小學時,您是怎么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
提前幫助孩子養(yǎng)好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
順其自然
在家提前教授拼者、算數、寫作業(yè)
提前與孩子討論小學生活、讓孩子對小學有基本了解
配合幼兒園做幼小銜接工作
8. 孩子的自理能力:(可多選)
能自己整理書包、文具
能獨立上廁所、喝水
能自己穿脫衣物、鞋子
以上都不太會,需要幫忙
9. 情緒管理:遇到困難或不順心的事,孩子通常會( )
求助家長
求助小伙伴
自己想辦法解決
放棄
情緒失控,會大叫或踢桌椅等行為
10. 基礎認知:孩子能否做到?(可多選)
認識自己的名字
認讀20個以上簡單漢字
認讀50-100個的漢字
以上都不太會
11. 基礎認知:孩子能否做到?(可多選)
會認20以內的數字
會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以上都不太會
12. 語言表達:孩子能否清晰說出自己的需求(如“我想喝水”“我不舒服”)?
能,表達流暢清楚
能說,但需要猜意思
很難說清楚,多靠哭鬧表達
13. 孩子能否專注做一件事(如看書、畫畫)20-30分鐘?
能,中途不輕易分心
只能堅持10-15分鐘
5分鐘就坐不住,到處跑
14. 家庭閱讀:您給孩子講故事或其它親子閱讀的頻率( )
從來不講
偶爾講
每周3-4次
每天堅持講
15. 動作協(xié)調:孩子能否熟練使用兒童剪刀、握筆?
能,動作靈活
會用,但不熟練
完全不會
16. 您的孩子平時開展戶外運動時間( )
每天不少于半小時
每天不少于一小時
每天不少于二小時
每天超過二小時
基本沒有戶外運動
17. 家里是否為孩子準備了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書房、書桌、臺燈)?
已準備好,環(huán)境安靜
有簡單空間,但不夠獨立
沒準備
18. 孩子能否在固定時間睡覺、起床(如晚上9點睡,早上7點起)?
完全能,不用提醒
偶爾需要催促
經常熬夜或賴床,難以規(guī)律
19. 您目前最擔心孩子在小學階段遇到的問題是?(可多選)
學習習慣(如注意力不集中、作業(yè)拖沓)
人際交往(如不適應集體生活、與同學沖突)
自理能力(如整理書包、時間管理)
情緒適應(如對學校產生抵觸、焦慮)
20. 您在工作之余,陪伴孩子的時間多嗎?
非常多
偶爾
每天都陪伴
在外地上班
21. 您對孩子的培養(yǎng)關注較多的是?
思想品德
生活技能
良好習慣
身心健康
知識學習
其他
22. 您希望在開學前的新生家長培訓中了解哪些內容?(可多選)
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
一年級課程設置與學習要求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校配合的具體方法(如作業(yè)輔導、家校溝通技巧)
孩子入學后的常見心理問題及應對
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如作息時間、安全管理)
其他:
23. 您覺得家校合作、攜手共進,需要什么?
雙方要愿意溝通,且經常聯(lián)系
相互尊重
老師應該告知家長如何合作
家長要配合老師,長期堅持,而非敷衍
雙方要共同協(xié)助孩子的全面發(fā)展
24. 關于家校溝通,您希望學校提供哪些方式?(可多選)
定期家長會
班級QQ群日常反饋
班主任一對一溝通(電話/面談)
學校公眾號推送資訊
其他:
25. 如果您和老師的教育觀點出現(xiàn)分歧,會怎么處理?
相信老師的專業(yè)水平,積極配合老師
觀點相同的就配合,不同的就置之不理
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只管按自己的觀點教育孩子即可
積極與老師溝通,直到達成共識
其他
26. 孩子即將上一年級,您還有其他哪些顧慮或者對學校、老師有哪些好的建議?(如果沒有,可填“無”)
27. 今年恰逢安三小建校60周年,若您的孩子有親屬曾就讀于本校,煩請選擇:
A. 孩子的爸爸/媽媽是安三小校友
B. 孩子的爺爺/奶奶是安三小校友
C. 以上兩種情況都有
D. 以上情況都沒有
28. 您的多位家人都是安三小校友,請留下您的聯(lián)系電話,期待與您的更多交流。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