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短視頻造成嚴肅議題娛樂化現(xiàn)象的調查【復制】【復制】
1. 您的年齡?
18歲以下
18~25歲
26~35歲
35歲以上
2. 您平時最常使用的短視頻平臺?
抖音
快手
B站
小紅書
微信視頻號
其它
3. 您日均刷短視頻的時間有多久?
30min以內
30min~1h
1h~2h
2h以上
4. 您是否在短視頻中見過以下操作?
悲劇事件配搞笑BGM
公眾人物鬼畜
地獄笑話
某些文化、現(xiàn)象或詞語被污名化或浪漫化
宣傳未經證實的偽科學
我沒刷到過
5. 請根據(jù)您個人的想法,為下面這些內容被惡搞的程度排序
災難事件(如戰(zhàn)爭相關梗圖)
社會現(xiàn)象(如某些事件中的死者被惡搞、復雜事件被簡化改編成”爽劇“)
政治議題(如公眾人物鬼畜)
偽科學(如西方偽史論、曲解中醫(yī)理論)
污名化或浪漫化(如“川劇”、炫耀心理疾病)
選項77
6. 對于上述現(xiàn)象,您的態(tài)度如何?
可以接受且樂在其中
能接受
無感
不能接受/感到不適
非常不能接受并可能舉報
災難事件惡搞
污名化/浪漫化現(xiàn)象
偽科學
政治議題娛樂化
社會現(xiàn)象娛樂化
7. 看完娛樂化呈現(xiàn)的社會現(xiàn)象后,您能記住其中多少核心事實
只記得段子/梗
記得事件大概但不記得細節(jié)
能復述關鍵信息(以及創(chuàng)作者觀點)
主動查證后印象深刻,有時會有自己的觀點/看法
8. 您是否曾因短視頻中的偽科學(如曲解中醫(yī),偽史論)產生誤解?
有,且多次影響我判斷
有,但很少有實際影響
我不認為這些內容是偽科學
接觸過,但可以辨別真?zhèn)?/label>
沒接觸過這些內容
9. 你會因為一些娛樂化的政治議題或社會議題而喜歡/討厭某一國家/理論/公眾人物嗎?
會,并能解釋理由
會,但我不知道為什么會喜歡/討厭
不會
10. 看了一些污名化/浪漫化心理疾病的視頻后,你對于此類病的患者的態(tài)度是否有些變化?
覺得他們浪漫且特別,更想接觸他們
更想要幫助他們得到正確專業(yè)的治療
產生了些距離感,不太愿主動接觸
跟看了之前沒什么區(qū)別
11. 對于一些污名化的文化/詞語,你的態(tài)度是
覺得很有趣,但不知道它們的本意,且一聽到就覺得搞笑
覺得有趣,但會追究其本意
覺得并不有趣,玷污了這個文化/詞語,且掩蓋淡化了真實社會問題
12. 娛樂化的表達方式是否讓您更容易關注、了解原本不關心的嚴肅議題
是的,它降低了理解門檻
是的,它可以吸引我深入了解這個議題
并不,反而讓議題變得不夠受重視了
您對下列說法的認同度打分?(1星為最不認同,5星為非常認同)
13. 嚴肅內容不娛樂化根本沒人看
1
1
2
3
4
5
5
14. 娛樂化解讀讓年輕人誤判事件重要性
1
1
2
3
4
5
5
15. 用搞笑方法講悲劇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1
1
2
3
4
5
5
16. 娛樂化解讀有利于普通人理解嚴肅問題
1
1
2
3
4
5
5
——————分界線——————
17. 您覺得創(chuàng)作者娛樂化嚴肅事情的主要原因排序應是?
平臺算法偏愛娛樂內容
用戶注意力難以獲取
自身缺乏專業(yè)解讀能力
認為娛樂化能更好地傳播嚴肅議題
18. 您認為對抗娛樂化現(xiàn)象的有效方式,或者平衡嚴肅議題的傳播與娛樂化的方法有什么?(非必答)
(非必答題)以下一些問題是針對可能在回答這份問卷的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的,如果您曾制作涉及社會事件/知識科普/文化議題的短視頻,希望您能夠回答下列問題,您可暢所欲言。
19. 您是否曾為了一些流量不得不犧牲嚴謹性?
20. 算法是否對于“不娛樂”的嚴肅內容有懲罰(如限流等)
21. 您關于當下短視頻平臺算法和娛樂化現(xiàn)象有什么想說的或吐槽的嗎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